新闻标题:
发布时间: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论文研究 > 详细内容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滨湖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就始终是社会上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前些年大家更多是注意网络文明方面,如培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文明上网、抵制不良网站信息等。然而最近几年中,伴随着网络娱乐的日渐发展盛行,另一个问题更多地占据了我们的视线,那就是青少年网络成瘾。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这样一些事例:有的青少年连续数日夜不眠不休地打网游,荒废了学业、工作,减少了与家人、朋友的正常交流,对身体与心理的健康都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们变得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降,家庭抵触的现象日益增多,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甚至有些青少年因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最后选择了自杀。

2005年,我国公布了第一份《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根据其中的统计数字,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事实告诉我们,青少年网瘾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多种成因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正确认识网瘾的成因,是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前提。然而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家长通常将其直接归咎于网络,他们认为正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之类网络娱乐的发展与泛滥渗透,才导致了青少年的网瘾。然而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网络娱乐毕竟只是一种手段,从更深的层面看,将青少年推进网络那个世界,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绝不只是网络本身,来自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点,都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过于沉重的各类压力

自身的压力过于沉重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重要原因。现在的青少年所承载的压力来自很多方面。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令在校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升学的压力;目前的就业形势又使结束学业后的青年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即使在工作后,仍有职场中的种种压力。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感情需求的忽视,使他们感受到不满;而适龄青年因工作等原因,缺少与同龄人交流接触的机会造成失婚状态也有压力。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给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社会上的某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也造成青少年的不满与困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过大,必须面对的困难太多,又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或排解,于是一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青少年,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会从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

2、正常交流的极度缺乏

现在的青少年以独生子女居多,而城镇居民又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就使得青少年缺乏与同龄人正常的情感交流。而在家庭中,他们往往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家长们或是因为工作忙没空,或是因为时代和思想的差异而无法理解自己的子女。一位网游玩家在网上给家长们留言道:“也许你的确为你的孩子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让他吃最好的东西,穿最好的衣服,读最好的学校,找个最好的工作,你认为那样你的孩子就会过的很幸福,可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花一点点时间来想一下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他希望自己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他所希望的就算不是现实的,你也可以帮他分析一下,怎么去逐渐接受现实的东西,然后用自己的热情去实实在在的生活。”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欠缺感情的沟通,这些青少年们才会希望在网络上寻找可归依的群体,因而沉迷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青少年特殊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是最有活力,思想最开放的一群人,他们总是渴望新奇、刺激,希望能够标新立异,寻求最大限度展示自我的机会,于是一旦发现网络能为他们提供想要的一切,就很容易一头扎下去。另一方面,青少年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制力又较弱,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而一旦开始迷恋网络娱乐,又很难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以致网瘾越来越深、难以自拔。据调查,中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17.10%,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30-35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2%)最低。由此也可以看出,网瘾形成与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点有着很大关系。

4、周围环境的影响。

时下,网络已经成为时尚与潮流的代名词,不上网、没玩过网游、没聊过天,在青少年中便会被视作落伍。对一位青少年来说,如果同围的同学、同事、朋友都在网上聊天、打游戏,而自己却没有玩过,他会因与朋友缺乏共同话题,而感到难以融入身边的这个群体,跟不上潮流。此外,现在网吧发展迅速,网络娱乐的广告遍布媒体,特别是各种网络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也就更容易受到引诱走入网络,最终沉迷于其中。

5、网络本身巨大的诱惑力。

网络游戏与聊天原本就是以玩家的依赖性为存在基础的,最大限度地实施网络游戏对“玩家”的魅惑,正是网游产业的巨大商机的奥秘所在。甚至可以说,网络游戏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强度地培养“玩家”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即培养网络上瘾。为此,网络游戏的设计者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提供太多现实社会没办法给予他们的东西。比如:练级、打怪、作任务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在无风险的情况下体验殊死搏斗的刺激;近乎绝对公平的游戏环境与几乎对等的付出与回报;共同作战带来的团队合作乐趣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不受限制发表意见的权力;由虚拟的结婚系统带来的轻松的爱情体验。在网游中,玩家们可以成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的形象——美丽的精灵、强壮的巨人、阴毒的死灵,可以养各种宠物——从僵尸到恶魔、从地精到龙,可以欣赏奇异的风景——坐着狮鹫兽俯看山川海岳。总而言之,网络为青少年提供的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而单独存在的奇幻世界,一个美妙的梦境,于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沉溺其中不愿醒来。

二、当前救助网瘾青少年措施的局限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学校、社会组织和网络公司、网游运营厂商都已经注意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重性,并纷纷采取措施、开展活动救助网瘾青少年,但取得的成效并不乐观。

1、“堵”不住

面对青少年沉迷网络,许多学校、家长、青年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堵”的方式来解决,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干脆一棒子打死。他们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对孩子严加管教,限制外出,限制零花钱,上学放学有人接送等,但事实证明了,这些作法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反而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有一天由于社会和政府的限制,我无法玩到我喜欢的网络游戏,我将尽我所能对这个社会进行最激烈的报复,不能在游戏里杀人,我建议大家到现实中去杀!”“不让我们玩网游,难道让我们赌博、吸毒?”这是两个青少年玩家在网上的留言,虽然多少有些极端,但从某个角度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沉迷网的青少年的心态。它告诉我们,如果不通过疏导、渐进的方式来化解青少年的网瘾,很可能会对青少年造成更大的伤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加大对网吧的整治打击力度,是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手段。严控黑网吧,禁止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禁止将网吧开设在学校周围,这些措施确实对限制青少年上网有一定效果,然而,有需求就有商品,只要收益够高就有人想办法去做,因此只要青少年网民们对上网的需求仍然存在,黑网吧就能在重重严厉打击下夹缝求生。比如,学校门口的网吧被清除,一些网吧便包车到学校门口接送学生上网;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控制严格,一些网吧就搬到了更为隐密的地方。

通过技术的手段减少青少年上网时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2005年8月,我国部分网游出版厂商与新闻出版总署共同制订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在试点游戏中公开试行“防沉迷系统”,主要希望通过限制游戏时间来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不过很多网游迷们未等其实施已经想出了对策,比如:使用私服外服,多开帐号,研制破解程序等。这样的做法究竟能不能取得成效,作用如何,仍然值得怀疑。

2、“疏”不通

不少专家就青少年网络成瘾开出的处方是心理疏导。经过不少临床实验证明,通过心理治疗来救助网瘾青少年这一方式是切实有效的,只是,目前在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一些有效的心理辅导难以普及,专家与心理辅导人员的数量较少,不可能与有网瘾的青少年们一对一的辅导。另一方面,青少年对进行心理辅导有着强烈的抵触,特别是家长、老师、社会过分强调迷恋网络是一种心理疾病,格外加剧了青少年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负面心理。

为转移青少年对网络的沉迷,一些组织提出通过开发绿色网络游戏、建立教育站点的措施。如盛大网络公司就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已经启动了中国首部大型系列爱国主义网络游戏出版工程《中华英雄谱》。然而,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教育者、管理者们的一厢情愿,缺乏对网瘾青少年心理的基本认识。首先,所谓教育型的网络游戏、网站本身就带有一种悖论——如果它不吸引人,不让人着迷,那么青少年不会去玩,如果它很有吸引力,那么不论内容如何,最后的结果还是会让青少年上瘾。其次,对于学校、社会主流推荐的东西,叛逆心理较重的青少年必然会产生抵触心理,会将登陆这些网站视作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

三、对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对策的思考

当前对青少年网瘾的救助工作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还在于教育者对网络青少年的理解不够,救助手段不能贴近青少年的需求。而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除了国家应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外,更需要这些青少年身边的人和组织,家长、社区、邻里、学校,共同给予帮助。

1、加强了解与沟通

真诚的理解与沟通,是对网瘾青少年疏导和帮助的基础。现在的情况是,无论家长、老师、政府官员,或者是心理辅导的专家和志愿者,接触过网游的没几个,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想象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而不了解这些青少真正想些什么、需求什么,也就不可能找出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把调查问卷放在青少年很少登陆的网站上,通过采访的方式或学校老师眼皮底下召开座谈的调查,通过这类方式是无法真正反映青少年真实心态的。要了解网瘾青少年,就必须要放下身架,到他们的世界中去,给予他们最大可能的隐私保护、最大限度的谈话自由、最贴近的心理距离。首先,家长、老师及青少年工作者们,应当加强与青少年网民的沟通,在充分尊重他们爱好的基础上,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谈,做到少批评、多倾听,尽可能地体会他们的想法。而我们的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不妨与大型网站与网游厂商合作,在青少年网民常去浏览的网站搞一些心理问卷调查,或是通过QQ、MSN聊天等方式开展调查,尽可能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我们建议,一些老师家长及青少年工作者们,不妨也上网玩玩游戏、聊聊天,对使青少年沉迷的这个网络多些感性认识,有助于理解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进而帮助他们摆脱网瘾。

2、发展青少年社团组织

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是转移青少年对网络依赖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如果组织得当,文体活动也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平等竞争、团队合作的环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由基层青年组织(如社区青年中心)、各类学校为单位,广泛组织一些青少年文体社团,摒弃精英化的取向,不以选拔优秀文体人才为目的,而以普及型、业余化、广泛参与为宗旨,并由青少年自行管理,学校或基层青年组织主要负责协调活动场地,组织比赛,给予适当的指导等,不进行过多干预。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不同年龄、不同水平联赛,开展交流会等活动,满足青少年对竞争、合作的需要,创造更多给展示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应当贴近当代青少年的对文化运动的爱好来组织社团,不能只想到棋类、书画等虽有教育性但爱好者不多的项目,适当成立影剧社、动漫社等社团,让更多的青少年乐于参与,将他们对网络的沉迷转移到更为健康的文体活动上来。

3、有效的心理疏导

正如前面所说,心理疏导是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最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我们觉得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进行改进:一方面,提高青少年对心理辅导的接受度,让他们能乐于接受心理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拓宽心理辅导的覆盖面,使更多青少年能够得到心理救助。我们的想法是:首先,可以通过对家长们普及心理教育知识的方式,使他们能及时发现、科学疏导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其次,把心理辅导引入社区,在社区青年中心等场所设立心理咨询站,开通辅导热线,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这方面的专家进入社区给青少年网民进行心理疏导。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游戏、BBS、QQ等平台,开展对网瘾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如在网游内设置心理辅导员,像GM一样,由志愿者值班,让青少年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就可以与他们交流谈心;在聊天软件上加开心理辅导频道,由志愿辅导者在线上通过聊天,对青少年实施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这样,更能给一些已经意识到网瘾危害并希望摆脱的青少年最及时的救助,也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化解对现实的不满与困惑。

4、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网络是青少年逃避现实压力的场所,因而如果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能够在学习、就业、感情等方面帮助青少年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能够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工作,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满足感,就能减轻他们对网络的需求。比如:在学习上,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给予辅导。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暂时无法改变,但学校和教师可以探索更适合当代青少年,更易让他们接受的教育方法,使他们能乐于学习。工作上,社区与青少年组织,如团委、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应当切实发挥作用,关注本辖区内的失学、失业、待业青少年,举办适合青年的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创造条件鼓励青年创业。感情上,家长和学校应正视未成年人的感情需求;社区、青少年组织应关心青少年的感情问题,可以将一些好的交友活动引入社区,让青年能通过健康的互动活动满足感情上的需要,而不是求助虚拟的网络。

5、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加大对网吧清理整治力度对保障青少年健康上网是十分必须的,严格落实网吧管理的各项规定,从客观上能够减少青少网络成瘾的发生。可以通过发动民间力量,组织志愿活动,来辅助政府部门对网吧的管理。志愿者们虽然没有执法权,但可以通过巡视、劝说等方式,阻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或长时间上网。对网络游戏的宣传应适当加以限制,规范广告宣传画的张贴;对一些门户网站做出限定,适当减少网游广告;禁止网游广告内出现具有煽动性的内容,如“快来成为英雄”“世界等你拯救”之类。除此这外,在暂时无法彻底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情况下,社区、青少年组织应对那些沉迷网络滞留网吧不吃不睡的青少年一些基本帮助,比如提供食物,帮助他们与家人联系等。

总的来说,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产生牵涉到青少年自身及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以充分的尊重与了解为基础,以疏导排解为主要手段,帮助青少从网瘾中走出来,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书目: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网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王格芳 王钦波 燕芳敏 刘芳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探究》,刘巍

上一篇:让孩子们在关爱中成长
下一篇:积极探索暑期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有效途...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