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
发布时间: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课题研究 > 详细内容
整合资源 汇聚合力 创新模式

整合资源 汇聚合力 创新模式

------南京市建邺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 周菊芳 胡敬

建邺区位于南京市的西南部,是南京市6个主城区之一,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8.8万。建邺区作为未来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是落实江苏省、南京市“一城三区,沿江发展战略”重要地区之一,有着交通便捷、人气旺盛、发展潜力巨大等有利条件。区域内现有各类学校68所。区属学校中共有在校学生37919人,其中大学生2675人,中学生13834人、小学生16766人。

建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把全区社区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建设总体目标,建立了终身学习、考核奖励、督导评估等一系列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切实保障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区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社区学习点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特别在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方面,我区健全网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主题教育、统筹全局工作,汇聚三方全力、实现无缝对接,坚持基地育人、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新模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品牌教育活动如:“家庭亲子行、先进人物访谈、健康读书节、科技小制作、国防教育、广场文化活动”、“奥运宣传工程”、“微笑传递工程”、“社区关爱工程”、“感恩教育工程”等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与上级领导的重视,同时也得到社区百姓共鸣。20068月,受到了中央“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督查组的好评。

一、突出主题教育, 唱响育人旋律

近年来,建邺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关心与重视全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校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把抓好社区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和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对全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统筹,纳入全区社区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常抓不懈。结合区域实际,我区建立了由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文化局、区民政局、区体育局、区司法局、区科技局、团区委为主要成员的建邺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区教育局在区社区培训学院专门设立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培训部,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设立青少年校外教育办公室,各社区设立学习点,由社区培训学院负责对全区暑期青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进行了策划与安排,形成了政府统筹、教育牵头、社区组织、中小学配合、各方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建邺区以“环境育人、基地育人、实践育人”为原则,以满足社区内青少年和家长需求、让全区青少年度过一个愉快、充实、有意义的暑假生活为目标,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突出主题教育, 唱响育人旋律,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开展了“走进社区,争做文明新城小主人”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2006年开展了“明是非、知荣辱,快乐成长” 主题教育活动;2007年开展 “万名学生入社区,微笑传递进万家” 暑期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健体活动、社会体验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好评。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计划、协调到位。区教育局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建邺区教育系统暑期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意见》,各街道、社区、中小学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在广泛开展调查,充分了解青少年和家长的需求的基础上召开了联席会议,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加强了对辖区内暑假青少年活动的统筹与协调,做到了主题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各中、小学主动与当地社区联系,组织少先队辅导员到社区报到,与社区干部共同组织假期活动。

二是宣传、准备到位。各校均在放假前按教育局要求召开了家长会、班会,向每一位学生下发了由区教育局集体印制了《建邺区少先队员参加社区活动报到卡》、《建邺区少先队辅导员社区志愿服务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进行广泛宣传,将假期活动计划时间、地点和内容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并对学生参加假期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各中小学还制作了中小学生暑期活动情况反馈表,在放假前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开学前由社区如实填写,开学后反馈到学校。活动进行中区教育局还联合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对全区活动情况进行了集中采访和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百姓共鸣。

三是安全教育到位。各学校、社区在暑期活动开始前均进行了交通、卫生、防火、防盗、用电、等安全常识专题教育,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并要求各街道在组织每一次活动前做好活动预案,做到责任落实,加强对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细节的管理,确保了暑假主题教育活动的安全。

四是奖励机制到位。为调动广大群众与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区教育在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区教育局奖对表现比较突出的单位(街道、社区、学校及驻区社会实验基地)、个人(优秀组织者)、参与者(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汇聚三方合力,实现 资源共享

我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优势,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筑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以学校教育为重点,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体系,实现青少年教育的无缝对接。

(一)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多年来,我区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为全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一是坚持“三个贴近”,以扎实工作凸显育人效果,重视生本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多年来,全区各学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他们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确定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努力做到既划分不同层次的要求,又注重各个阶段的衔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如小学从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做起,注重培养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具体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南湖第一小学的“生活德育”、江心洲小学的“课堂文明礼仪”教育、爱达花园小学的“德育十项好习惯”等活动都收到了很好效果;中学则从强化素质教育入手,通过普遍开展“反作弊”教育、“学会宽容、感情幸福”教育、安全教育、反迷信反邪教反毒品教育、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坚持知行统一,以载体建设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校本德育。多年来,充分依托学校主阵地,通过不断强化教育载体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充分发挥学科德育课程作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各中小学结合新课改要求,强化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和有机整合,切实做到德育课程有教材、有大纲、有目标、有进度、有教案、有考核。如南湖第三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和道德因素,将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社会实践等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激发道德情感体验。积极组织具有本校特色的主题系列活动,如莫愁职业高级中学坚持每年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16届,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受到热烈欢迎;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南湖第一中学等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解读活动都发挥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是实施“心理健康”工程,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目前我区16所中小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外,一批教师获得资格证书。2004年在全区4所中小学建立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具体指导,收到很好的反响。

4、实施“均衡德育”工程,做好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子女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前我区有流动人口10万余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3,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南京市未来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区教育局大力实施“均衡德育”工程,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提升与均衡并重,不仅重视提高城市高素质人口子女的道德水平,而且将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德育工作纳入全区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公办中小学对流动人口子女一视同仁,通过开展“手拉手”等教育活动来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加大对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资源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目前已有两所以吸纳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学校被评为“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创新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多年来,我区不断强化家庭教育的力度,初步探索出了多方互动的新型家庭教育模式。

一是进一步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我区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重点抓了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转变以知育教育为主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组织以“教孩子如何做人”、“未来人才的取向”、“要智育更要德育”为专题的培训讲座,引导家长既重分数,更重德育。二是改变“事事包办”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求必有应”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我区通过教育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三是改变完全由家长灌输的单向知识传递模式。通过开展“父母子女面对面”活动,帮助家长和子女进行沟通,让子女了解家长的想法,有效实现了家庭教育的互动。

二是进一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父母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效果。多年来,教育局通过家长学校和“建邺区南湖家庭教育中心”,邀请公务员、教师、专家学者等,举办了数百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辅导报告。针对南湖地区下放回城人口较多,家长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南湖街道组织了38人的“家长学校”宣讲团,在社区巡回举办了32场家长素质报告,受教育的家长达1500余人次。2003年起,区妇联还启动了“母亲教育”工程,通过对母亲的教育,提高她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开展“杰出母亲”评选活动,将她们的事迹和经验编印成册,予以表彰。2005年起,又成立了“建邺区南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每月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并将讲座具体安排公布于《建邺社区培训学院信息网》,通过讲座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家长对孩子教育针对性与科学性,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成效。

三是进一步壮大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建设热忱服务于家教工作的高素质指导队伍,是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关键。多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三支教育指导者队伍:第一支是家教骨干教师队伍。从1995年起,每年举办一项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从2004年起还选派20名家教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家教骨干培训。第二支是家教讲师团队伍。早在1997年我区就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在社区举办未成年人教育讲座,向全区家长传授科学教子的方法。第三支是咨询队伍。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基础,我区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咨询中心,负责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解难释疑和咨询服务。以上三支队伍为建邺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发挥整合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多年来,全区上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突出社会教育,注重环境育人。建邺区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近年来,我区始终重视把社区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校外主阵地。一是开辟社区实践服务基地和文化活动基地,全区有近半数社区都建立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常年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其中,南湖街道茶亭、文体、蓓蕾等社区还主动和辖区内超市、商场沟通,进一步扩大大延伸实践基地范围。二是发动社区党员、教师和志愿者,组建“希望工程社区援助站”,下设文化学习辅导队、思想道德教育队、身心健康服务队、生活援助帮扶队、法律宣传维权队5支志愿者队伍,通过集中咨询、上门服务、定点辅导等方式,对社区未成年人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结成“一帮一”互助对子,从思想、生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帮助。自1984年成立至今,帮扶的困难青少年已逾千名。三是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成立了“红领巾书画班”、“青少年课题组”、练字的场所,更成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课堂。家住玉塘社区的72岁老工程师徐德昆带领11名中学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南湖水质监测”调研,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是突出道德实践,注重活动育人。我区在开展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注意抓有明确主题的重点活动。如从2003年起,我区为了配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建了近千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青少年讲文明纠察队”,利用周末时间,在全区开展纠正不文明行为活动。配合河西新城建设,团区委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热血铸新城,青春耀河西”主题团队服务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作为新城主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兴隆街道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多的特点,成立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工人、老社区主任“五老”宣讲团,对流动人口子女开展爱区爱家乡教育,极大增强了他们作为城市主人的责任感。

三是突出齐抓共管,注重管理育人。加强和推进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只有各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2002年起,全区聘请了离退休的法院、检察院老同志担任了全区各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以案说法、以事论理的法制宣传教育,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欢迎。区检察院还针对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现状,自行设计了《未成年人维权掌中宝》手册,以卡通的形式介绍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区公安分局在全区各校设立了“校园110”,区教育局、文化局、市容局等部门多次联合执法,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的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顿。

四是坚持基地育人,实现资源共享。社会活动实践基地是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充分发挥辖区内社区教育资丰富的优势,区教育局、各街道先后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云锦研究所”、江苏省淡水研究所等40余家驻区单位签订了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基地资源共享协议,先后对全区青少年实行免费开放,达到了资源共享、基地育人的目的。

由于我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工作扎实深入,进一步丰富了全区广大青少年暑期文化娱乐生活,使全区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得到熏陶,暑假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进一步增强了广大青少年“我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养成爱国守法、诚信友爱、爱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主题教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了社区整体文明程度,有效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上一篇:让社区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大课堂
下一篇:整合资源 发挥优势 提高社区青少年...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