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带孩子回了趟国。所见所闻,使我对于国内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与国外的差异深有感触。 记得到家的第二天晚上,父母和妹妹就开始了对我的声讨:“你女儿都6岁了,到现在还不认识几个汉字,算算术还得掰手指头。你们两个学位不低的父母,对于这么一个并不笨,甚至可以说脑子很聪明的女儿,如果不能培养出来,那可真说不过去!”说得我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我不知道这个“培养出来”的标准是什么,是指能考上一个好大学?的确,在中国,随着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家长们对孩子考上大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这些重点大学,将来的前途就一片灰暗。于是,孩子们只好拼着命去挤那通往重点大学的独木桥。没有了玩乐和锻炼身体的时间。这次回国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每个孩子身上都是一个巨大巨重的书包,一脸沉重的早出晚归,上学下学。 相比之下,在日本的孩子压力相对要小得多。这里在上小学前的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主要功课就是玩,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大班,再有两个月就该升小学一年级了,但每天在幼儿园里,几乎很少坐下来学习,天天都被老师感到教室外的院子里,堆沙子,打秋千,翻单杠,骑踏板车,爬迷宫脚手架。即使在教室里,也是玩过家家,跳舞,剪纸,折纸,或者画画。在这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培养孩子在一个大集体中怎样与小朋友相处,怎样制定规则,怎样协调。因此,有时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争执,老师一般不会马上作裁判,分析谁对谁错,而是问明原因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去解决,这时错了的一方往往会主动向对方道歉,然后两个人商量着做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约定,下一步就是在这个约定的制约下再决定怎么玩。 来日多年,我和老公常常感慨日本人的协作精神,集体意识。记得听老公说过这样一件事,是老公当年打工的一家搬家公司的负责人给他们讲的:一个留学生曾在这家搬家公司打工,有一次帮人搬家,他和另外一个人在抬一件家具时。不小心把客人家的和式推拉纸门撞坏了,这个留学生很害怕,负责人来了后,急忙想摘清自己,拼命的指责另一位。负责人眉头顿时拧在了一起,说:“你别怕,不用你陪。但你今天领完工资后,不用再来了。”其实,在日本,搬家公司都是上有保险的,一旦出了问题,自然有保险公司承担,而根本不用个人负担一分一厘。负责人之所以炒了他鱿鱼,是因为负责人觉得出了事故,是这个搬家小组集体的过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应该一起反省道歉,引以为戒,一起努力挽回不好的影响,而不是当着客人的面先断清谁是谁非。现在看来日本人的这种集体荣誉意识其实是在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培养了。 在国内,只要进一所好大学,选了一个好专业,好像今后的工作就不必再发愁了,人生的胜券仿佛也稳操其手了。而在日本,无论是什么大学,在学校里大家只是掌握一种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而已,至于将来走进社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几乎和在大学时学的专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周围就有许多朋友,大学时学的文学,结果毕业后却从事了贸易工作,学法律的朋友从事了房地产。我老公是学激光半导体材料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之所学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就拿我保人的女儿知保来说,她大学学的是畜牧兽医,毕业后自己跑到了一个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冬季漫长,人烟稀少的山里的养猪场去养猪去了。当时听了消息,我大跌眼镜。听了她选择那里的理由,更让我哭笑不得。她说,她因为喜欢滑雪,所以选择了那里,而之所以选择养猪,还是因为她喜欢猪!知保一去就是5, 6年,中间偶尔回来看看。因为养猪场人手不够,尤其是节假日,为了让那些有家室有老小的人回家团聚。知保几乎每年的过年休假都放弃,或倒休。我们每年元旦要去她父母家拜年,但每年都因为她忙,在新年的团圆饭桌上一直见不到她。不过每年过年她都会寄回来一盒她养的正宗的黑毛猪的猪肉给我们大家尝,那味道的确与在超市买的肉的味道不一样。想想知保的事如果换了在中国,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呢?首先,在她做出去深山养猪场的选择时,大概马上就会遭到来自父母亲人们的猛烈反对,最后,只能遵从父母的意见,选择一个光鲜的白领工作。即使选择了去养猪,大概也会被作为一个特殊人物,无限地拔高她的思想品德,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使她被“架”在山上,难以再下山。然而,知保这样的选择在日本太普遍了,根本不值得新闻媒体去采访报道。所以,5,6年来,知保一直很平静的工作生活着。同时,她幸运的是她有一个宽松的家庭,和能够给子女充分选择自由的父母。所以,她在选择去养猪时,不但没有遭到父母的反对,而且,每当他父母吃到她寄来的肉时,总是很自豪的说:我们是托了知保的福,才吃得到这么美味的肉。”或许有人会觉得,知保的父母之所以这样,没准他们自己就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大老粗”呢。其实不是,她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社长,母亲是一家国立医院的护士长。 现如今,知保又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选择了辞职,回到了东京。问她怎么不在那里干了,她说,她有男朋友了,想要结婚,生孩子。而山里养猪场周围没有学校,所以想来想去,虽然很舍不得那个工作,还是选择回到了东京。回东京后,知保干的工作和她的兽医专业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她选择了室内装修的工作。她说因为她不喜欢安静,而喜欢活动手脚和身体的工作。问她:那为什么当初选择兽医专业?她说,因为她从小就喜欢小狗小猫小动物。 其实,不仅仅是知保,在我们周围很多日本人在选择大学专业和工作时,往往单纯的凭着“喜欢”和“感兴趣”来决定的。相比之下,中国孩子们,缺少的恰恰是这样一个自由轻松地选择人生的环境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