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
发布时间: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论文研究 > 详细内容
让社区教育与新区建设同步成长
让社区教育与新区建设同步成长
——关于新建城区社区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南京市建邺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2002年,南京市建邺区被省确立为现代化新区的标志区进行了区划调整,区域由城市中心地段占地20多平方公里面积向城郊结合部扩展到82平方公里,人口结构中的大部分人员由城镇、乡村农民向“城市人”转化,现代化新区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对社区教育的对象、内容、运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社区教育必须与新区建设同步成长已经成为社区教育理论和具体实践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对此,我区予以了高度重视,把区域行政调整作为社区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在既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区建设,提出了“让社区教育与新区建设同步成长”的实践命题,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调研中,建邺新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等积极利好因素,和新区初起“基础差、底子薄”等一些客观现实问题,从两个方向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种现实存在和基本条件,实际上反映的正是一种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其主导面在于“一张白纸”所提供的创新、求索的进取动力和实践空间,在于一个“新区”的“新”字。而“学习型社会”和“社区教育”的命题,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新时代的发展和成长方向,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更新不仅一脉相承,甚至可以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社区教育与新区建设同步成长”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势在必行;不仅是互补互动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的。作为主管和负责社区教育的行政责任部门,都应当而且可以于此建立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我们的认识是,一方面,针对“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等积极利好因素,我们的工作理念要更新为为新区建设高扬“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旗帜,为建邺新区建设的高起点、大目标夯实“市民素质”的基础,营造“文明社会”的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基础差、底子薄”等一些客观现实问题,我们的工作意识要紧紧抓住和跟进新区建设的关节点、节奏点,在新区建设的新局面中寻求契机,发散思维,针对新区建设的新特点建立思路,开展工作,使所有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都在“社区教育与新区建设同步成长”的目标上,有一个全新的转变和明确的依托。
根据这些认识和基本理念,我们在这样几个方面推进了新区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效。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与建设互动发展
建邺区是全国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和示范区。社区建设作为“三大建设”任务之一,是建邺区的一项“基本区策”和工作特色之一,也是我区在新区建设的工作转轨中一个重要的资源优势。
以提高社区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宗旨,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区为主线,积极推行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开展社区教育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和中心工作。近年来,社区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在保证经费投入到位、专职人员落实到位的基础上,经充分酝酿和研究论证,先后出台了《建邺区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关于积极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施意见》、《建邺区社区教育工作条例》、《建邺区社区教育中心办学章程》、《关于调整社区教育委员会委员的通知》、《关于命名首批社区教育基地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工作规范。为促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成立了区社区建设信息指导中心、社区研究中心,聘请资深专家、学者,为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决策提供咨询。在有条件的街道还建立了社区教育现代信息传输网络。
在新区建设中,为更加强化地全面推进创建学习型城区活动,区委、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建邺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设学习型企事业单位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评估标准,明确了我区到2005年基本形成学习型城区的框架,到2010年把建邺区建设成具有滨江特色和现代大都市特点的新城区,营造适合于我区全体成员终身学习的社区环境,并达到国家“学习型城区”的标准。目前正形成以社区教育中心、街道社区学校、村(居)委会社区学习点为纽带的教育培训网络,积极组织各类人群开展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百场宣讲活动,我区还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教育,开展了万人免费学电脑、学外语、学科技的“新三学”活动,以提高社区市民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教育、青少年校内外综合素质教育、老年人闲暇文化生活教育、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员适应城市生活教育等,同时还举办科普、法律、健康保健、艺术等多种讲座,开展形式多样“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满足了各类居民的精神需求,市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街道和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建邺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高起点、高标准、力度大、进度快的社区教育良好态势,推动了全区三个文明的发展,为创建学习型城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社区教育中心成为居民继续学习的场所
在建邺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实施中,我们的社区教育实验以强烈的社会基础工程意识,做到了思想上时时超前,举措上紧紧跟进。犹如“三通一平”是开发区建设的先声一样,我们努力使社区教育在新区建设中,为社会和市民的精神和心灵“通路、通电、通水”,铺平当代文明社会的精神文化广场。这一理念,为探索和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这一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社会实践,增添了鲜亮的一道时代光彩和地域文化特色。
1.建设社区教育实体,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为适应社区发展需要,2002年6月,经过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了建邺区社区教育中心 和7所街道社区学校,同时建立了10个社区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以各社区学习点为基础的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社区教育中心有针对性地为地区经济建设开设培训项目,同时根据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成员的需求开展各类培训,对街道社区学校履行服务、协调、指导的职能,并承担社区教育干部、师资教育培训任务。如举办为期一周的街道社区居委会政工干部培训活动,为双闸、沙洲街道干部组织普通话培训,组织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校长培训,举办高考美术、英语专业培训,免费为下岗职工举办保安、宾馆服务、家政培训,为高中毕业生就业进行职业技能再教育,协助双闸街道社区学校举办提高班使大专水平班的学生通过增加七门功课获得大专证书。街道社区学校,统筹来自各系统的针对辖区居民素质提高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开展各项社区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素质。双闸街道、南苑街道社区学校初具规模,集教育培训功能、闲暇文化活动设施、谈心教育为一体。滨湖街道社区学校组织“小讲解员培训”,签订“老少共建协议”。沙洲街道社区学校进行就业岗前培训、学历教育、实用技术教育。我们还在全区召开“我做合格小公民”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了区“十佳家长”、组织了青少年法制夏令营等等。社区学习点侧重在建立学习型家庭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南苑街道爱达社区开辟“双拥英语角”、举办学习型家庭知识竞赛、选送外来人口“个人学习计划”参加各级评选活动。
2.积极组建和培育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基础,我们选派了一批教师到街道专门从事社区教育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制度,聘请社区的退休教师、干部、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大力培育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积极吸引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组成义务教育讲师团、宣传队、服务队,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如南湖街道80人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由中小学教师以及驻区单位中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组成,成为该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骨干力量。据统计,我区现有社区教育专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172人,志愿者队伍 1620人活跃在社区,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3、坚持课题研究带动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以如何克服成人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构建多媒体教育平台为课题,社区教育中心与省广播电视大学建邺分院合作在省级《开放学习中心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有三篇论文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汇编建邺区《社区教育专辑》。
三、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在老城区的工作经验中,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原则是因地制宜;而在新区建设中,社区教育工作则呈现为“新事新办”的基本特点,社区教育工作本质上具有的蓬勃性、生动性和社会活力,在新区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释放。据此,我们特别珍视新区建设中良好的社会心情和高涨的市民情绪,把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拓展社区教育功能,作为新区社区教育实验的重头戏来唱,借东风,播春雨,努力实现“锦上添花”、“好戏连台”。根据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四项原则,我们坚持依靠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协调,做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挖掘教育潜力,拓展社区教育功能,在整合社区教育功能中,利用社区教育对象广泛性、内容全面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发挥社区教育的启发性功能、沟通性功能、塑造性功能、辐射性功能,从而使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延伸和增强,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1、利用“社区论坛”对市民进行道德教育。本着“探索有效载体,吸引居民参与,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美好家园”的思路,我们在全区各社区为居民开辟了《社区论坛》专栏,让居民群众“说心里话、议身边事、做文明人”,表扬社区内的好人好事,鞭挞不文明的言行,发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务的看法和建议,倡导各种公益活动。《社区论坛》设有“文明新语”、“新人新事”、“建言献策”、“引以为戒”、“大家来帮忙”、“回音壁”、“反光镜”、“提个醒”等40多个栏目,居民可自由投稿,形式不拘,让居民群众以身边生动的事例、朴实的语言,说心里话、议身边事,共同营造美好家园,引导和组织居民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等各种公益活动。《社区论坛》的开设,有效地激发了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参与社区创建的责任感,成为社区倡导文明新风、建设公民道德的重要阵地,社区事务活动的公众窗口,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议事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解决困难的渠道,成为社区扶困互助的纽带。中央文明办在第84期《精神文明建设》简报上以“南京市建邺区开辟‘社区论坛’受到居民欢迎”为题,介绍了我区依托“社区论坛”开展市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李源潮书记专门作出批示:“社区论坛是社区民主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导社区成员的重要窗口,应逐步推广。”
2、组织青少年参加社区体验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实施社区资源共有、共享。我们在南湖街道试点,社区和学校共建社区少先队组织,开发了各类青少年校外体验教育基地,开展体验教育,社区少先队组织孩子们到社区的餐饮店、超市、照相馆、商店、银行、药房、报摊等二十多个单位场所,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体验服务员、营业员、促销员等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每次体验活动孩子们都能获得一种新的感受,明白一个新的道理。通过体验教育,涌现了一批“我能行”的体验小明星,很多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会想了,会说了,更会做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小手牵大手”,社区的居民素质得到了提高,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的良好风气得到弘扬。学校还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到社区辅导居民学文化、学外语,密切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3、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我区中小学生以“四小”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已形成传统特色。过去的几年,我区中小学生在各级发明创造和创新大赛中累计获869个奖项。其中获全国发明奖35项、省级发明创造奖166项、市发明创新奖117 项,名列省、市各区县榜首。两名学生获中国少儿科学院聘任的小院士称号,叶波同学由于科技发明创造成绩突出,光荣的当选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受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我们的做法是:建立了科技教育的载体。将科技教育从学校扩展到街道社区。与社区科研单位联手创办了少儿科学院,设立科技辅导站,坚持开办科技创造发明培训班,举办科技夏令营,从小培养孩子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为提高科技辅导员的创新思维、科技水平和实践辅导能力,我们通过组织学习理论和参观,邀请专家辅导,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了他们的辅导水平。同时组织他们亲手创作,参加科技发明创造和科技论文竞赛,近年来,全区涌现了一批科技骨干辅导员,受国家表彰的科技教师1名,受省级表彰的2名,受市级表彰的8名。在全国、省、市教师发明创造和科技论文的竞赛中获得29个项奖。建立科技教育激励机制。我区在多年科技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 6 个“一”的制度。即每年开展一次科技发明和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每年科技评审委员会组织一次评审;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每年召开一次中小学科技教育表彰会;每年评选一次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年验收一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幼儿园和街道。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了我区科技教育的规范性、有效性、长期性,确保了我区科技教育的持续发展。
4、加强对外来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由于我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口数量较大,现已占全区总人口的45%,他们的到来,为城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加强管理,提高他们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一是创造条件兴建外来人口公寓,既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又便于管理;二是成立了区、街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综治办、公安、劳动、市容、房产、计生、建设等七个部门组成,合署办公,综合管理,对他们实行与常住人口同样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三是先后制定了《流动人口管理实施方案》、《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和《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编印了《流动人口管理公示手册》、《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条例并在各公办学校尽可能接受外来工子女就读,解决了外来人口孩子就读难的问题,同时开办了各类外来人口家长学校,提高他们的家教水平,为新区建设者创设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选编》以及办公室、管理站、协管员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管理;四是建立了流动人口党支部、团支部,成立了流动人口民兵连和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增强了外来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了他们为“第二故乡”做贡献的热情;五是开辟外来务工青年读书站,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组织外来人口开展读书演讲、心得交流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了他们勤劳科学致富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六是创办了12所外来人口子弟小学,习中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促进了社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建设新城区 关注新市民 创立新理念
下一篇:积极探索暑期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有效途...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